11月24日,由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发起,以“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心理研究:新挑战与新路径”为主题的“外语教育心理研究活动月”迎来了第十四场讲座,主讲人为国际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学会(FIPLV)主席,SSCI一区刊物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主编、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的Mirosłąw Pawlak教授,近300名听众参与此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Mirosłąw Pawlak教授围绕“The dark and the light side of the force: Negative and positive emotions in L2 learning and teaching”这一主题,探讨了第二语言(L2)或外语(FL)学习过程中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与消极情绪(negative emotions)的作用。Mirosłąw Pawlak教授首先对二语习得领域针对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 ID)的研究进行回顾,指出当下的研究动向。而后,Mirosłąw Pawlak教授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有关情绪的研究以及情绪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Mirosłąw Pawlak教授明确指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在某些具体情境下消极情绪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反之亦然。二者是二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共同影响二语习得成果。此后,Mirosłąw Pawlak教授具体介绍了有关好奇(curiosity)、愉悦感(enjoyment)、焦虑(anxiety)、无聊(boredom)的相关研究。最后,Mirosłąw Pawlak教授分享了自己最新关于学习者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虚拟空间中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体验研究成果。
讲座结束后,Mirosłąw Pawlak教授与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的听众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在此后的时间里,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张军教授、美国的李少峰博士与Luke Plonsky博士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外语学习与教学心理的国际前沿的新动向。
![](/__local/D/94/C6/767FF4D1681E853DDDA249D27C5_A1701742_42AF.png)
![](/__local/7/A3/F5/609A1EA6811D5097462C2167B83_7352278A_4260.png)